新华社杭州10月18日电 题:民生“小事”中有篇基层民主“大文章”——浙江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启示
新华社记者陈菲、王琦、岳德亮
“看着票决后学校修建的新校舍,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,有感情!”浙江省宁海县人大代表胡家其面对记者,难掩兴奋。
宁海县长街镇大湖小学新建校舍,是胡家其在征集选民建议后,由县人代会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。胡家其说:“过去全校就一幢破旧的教学楼。现在迁建后条件改善多了,教学质量也在县里排进前十,家长甭提多高兴了。”
自2019年3月以来,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,将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、决定、监督、评价等诸多环节,引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轨道上来,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民主主渠道作用。在党委的领导下,这项制度让政府决策由“为民做主”变为“由民做主”,展开了一场以人民民主的方式实现善治的生动实践。
基层民主实践有“新风”
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激发了代表履职自觉性和责任担当。
“村里的卫生站是20世纪80年代建的,现在成危房了,建议镇里修一下。”
“红白喜事场合,好些做饭的人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资质,建议政府管管,至少发个卫生证。”
……
10月12日,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龙山人大代表联络站里,6位市、区、镇人大代表集体接待选民,征求明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。
维修危桥、饮水工程建设、残障人士看护……热气腾腾的氛围中,选民提,代表听,在场的镇长及时作答,绘就了一幅基层民主的生动画面。
一些地方的人大代表,主要是在人代会期间履职,给群众留下平时“撂荒”的印象。镇人大主席邹伟平说:“现在,票决制为代表在闭会期间有效履职搭建了平台,人大代表积极主动地当起了‘调研员’‘监督员’‘宣传员’,履职热情激发起来了。”
妙西镇的实践,正是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给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带来的扑面新风。
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办公厅主任宋建勋介绍,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”是在党委领导下,政府在广泛听取、充分吸收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候选项目,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后,由政府组织实施,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和评价的制度。
截至今年6月底,浙江省实现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市、县、乡三级全覆盖。
在一张今年湖州市人代会关于市一级民生实事项目的表决票中,记者注意到,候选项目共有12项,代表需要用铅笔在其中选出自己认可的10项,差额2项。根据具体实施意见,入选项目应过全体代表半数,从高到低确定应选项目数。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: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、保障人民权益、激发人民创造活力,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。宋建勋表示,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从“为民做主”到“由民做主”,一字之差的背后,体现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进脚步。
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、副主任梁黎明表示,民生实事项目虽然是群众关心的“关键小事”,但嵌入代表票决后就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“大事”,实现了政府治理、社会参与、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,有利于化解基层治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。
“由民做主”使“实事”更实在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这一票决制有助于打破因政府和群众视角不尽一致的瓶颈,防止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的实事项目与群众需求相脱节。同时,项目的决策、实施相分离,接受人大代表监督,增强了决策程序和结果的透明度,有效防止了“形象工程”的出现。
“年纪大了腿脚不好,过去想出门都很困难。现在加装了电梯,下楼呼吸到新鲜空气,感觉很暖心。”在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大唐苑社区,家住四层的80岁老人赵爱囡告诉记者。
怀着好奇,在场的记者们体验了一下新装的电梯。“安静、稳当”,记者们在下电梯后交流着彼此的感受。
据负责电梯加装工作的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人介绍,加装电梯的工作十年前就已开展,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。自从这一项目成为杭州市人代会票决的十大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后,推进较快,目前全市六城区累计共有441处加装电梯项目通过了联合审查。
学后托管、厕所革命、农村道路改造,一项项票决出的民生项目,让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下一篇:奥美医疗成长为行业出口第一的启示